怒评体毛越位②:这就是足球版芝诺佯谬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自己给自己挖坑的尴尬?其实这就是足球版的“芝诺佯谬”。
古希腊数学家芝诺提出过一个诡辩:只要乌龟比兔子先走一步,兔子永远跑不过乌龟,因为兔子“追上”乌龟时,爬得再慢乌龟也已经又爬了一点,兔子再追上时,乌龟又已经爬了一丢丢,如此穷极下去,兔子永远落在后头。
芝诺佯谬是数学极限思想的基础,体毛越位也掉进了芝诺摆下的陷阱,你对体毛越位不满?那就只吹“明显越位”,可是什么是明显?总得有个度,好等你到了那个度,新的体毛明显度又出现了,你不得不继续另立标准......如此折腾,是没有底的,足球里你也不可能求极限。
哪里错了?根源是,从一开始,引进视频执法希望提高判罚准确度的想法,就已经不成立了。
足球这个游戏,从它开始玩的第一天起,从皮球开始滚动的那一刻开始,执法就不是精确到体毛级的,主裁判只能看个大概齐,大差不差,大面上能接受就可以了。与此同时,主裁判还扮演着另一个角色,引导比赛进程,而这一点,其实比吹罚更重要。
如何“引导”,裁判其实有很多潜规则的,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比如五五波对抗,两个人抢球,同时倒地,吹谁?通常,这时候球是吹给守方的,特别是在后场,因为如果吹给攻方,那就等于给攻方一个位置颇佳的任意球机会,而万一要是进了,守方不服,闹将起来,那就不好说了。所以一般这种情况下,裁判都会“息事宁人”,把球给守方,五五波对抗谁先倒地千分之一秒,谁的肘子开得更大,纠结于这些体毛级的“正确”毫无意义,保证比赛顺利踢完,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主裁通常在这种没必要追求极限正确的地方,睁一眼闭一眼。
过去吹越位,曾经一度,裁判界的标准是“宁错勿漏”,但是到了90年代,国际足联觉得这样减少了进攻机会,为了鼓励进球,把标准改为“宁漏勿错”,但是,这些尺度执行起来,完全看裁判一念之差,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甚至,有的时候为了保证比赛顺利进行,主裁甚至不得不作出违心之举,刻意吹错。
诸葛凉又要把韦伯抬出来了。2010世界杯决赛,德容对阿隆索的杀人动作,10张红牌都富裕,可韦伯为了一场世界杯决赛,睁着眼吹瞎哨,没把德容罚下,东亚杯姜至鹏“日本人的脑袋蹭到我的脚”,对比阿隆索的胸膛硌了德容的鞋底,只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阿隆索白挨了一脚,肋骨都可能断了,却啥也没有,千古奇冤吗?太冤了!可最令人钦佩的是阿隆索的伟大人格,他体谅韦伯的苦衷,忍着伤痛踢下去,最终,上苍给了他和西班牙最大的回报。
这是个“啊!足球多美丽”的故事吗?不是的!最讽刺的是,导致伊涅斯塔绝杀的那个球,恰恰是个错判!那应该是荷兰的角球,却给了西班牙球门球,结果西班牙恰好利用这次机会破门!
可没办法,这个球门球,是体毛级的,韦伯肉眼看不出来呵!
所以你看,一场经典的流传,与是否“正确”,其实没有任何关系。你要追求绝对正确,那一开始就罚下德容,于是荷兰全体龟起来死守,那就没什么意思了,你要正确,就得接受无趣,就像现在英超的体毛级正确那样。
文/诸葛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