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甲戍科进士陈江 印象莆阳——西天尾澄渚进士村
澄渚是西天尾镇的一个行政村,东临漏头,溪口与埭里,南望吴江,西连龙山,北靠三山,木兰、泗华、延寿诸水汇入澄溪后,自西南向东北逶迤而过。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景观优美。该村古称“陈俞”。据《俞氏族谱》载:“澄渚之地,陈俞世族居也。”后改陈为澄,改俞为渚,辖乌石(今属龙山村),庙前、水流利、半路店、东黄、下郑与俞里七个自然村。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一个辉煌灿烂的古文化村。
唐天宝十一年(753)该村林披,明经擢第,任将乐令,迁睦州刺史,授太子詹事。他志尚高洁,勤政惠民,且以诗礼传家,于北螺村迁居乌石,并创办福建第一所私人书堂——澄渚书堂,其九子均在堂内课读。唐贞元间(785—804),观察使李钅奇命设高学,在澄渚兴办莆阳第一所官学——梯云斋。于是学者云集,人文荟萃。林披之九子于唐贞之间,先后登科。官居刺史:即端州刺史苇、容州刺史藻、横州刺史著、韶州刺史荐、通州刺史晔、邵州刺史蕴、循州刺史蒙、雷州刺史迈、福唐刺史既,即唐代兄弟九刺史,世称“九牧林”。
宋代,梯云斋和澄渚书堂皆废,林蕴九世孙安中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在澄渚书堂和梯云斋旧地重建梯云斋,文教之风又兴。绍兴五年(1135),林大鼐中了进士,官居吏部尚书;绿兴十五年(1145),林洵美举了特奏进士第一名,赐同进士,并官知县;林益严、林益亮皆举正科进士,林则之亦为之特奏进士。
元代,俞尚宽又重修梯云斋,但在异族统治下,澄渚士子无心仕进,而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雕版印刷即时兴起。俞良甫为避战乱,于至正廿七年(1367)率三十多位刻工东渡海洋,寓居日本,从事雕刻,以高超的技术饮誉日本。他不仅积极向日本人民介绍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还将雕刻技艺传给日本人,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明代,梯云斋“漫漶倾圯,其地沦没民居。”弘治庚申年(1491),俞钊“挹前哲之遗芳。慨先人之旧址,复市其地”,重建梯云斋,文教之风复盛,仅俞氏先后就创办了榕原草堂、读书精舍、三山书舍、三山书院等多处私学,莘莘学子,簪缨鹊起。俞氏自明成化至清朝就有郡庠士、太学生、增广生116人,举人17人,进士5人,赐七品官服者28人,知县7人,府、州官6人,布政2人;自钊至逊祖孙七代科甲蝉联,簪缨相继:18世钊,成化甲午乡荐,官太和、应山教谕,以子应辰赠兵部职方主政。19世应辰,明正德甲戍进士,官廉州、石阡知府。20世绍,明嘉靖癸卯科乡荐,官杭州知州,杭州府,成都府同知。21世维屏,明嘉靖戊戍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官贵州左布政;维宇,明万历乙未进士,历官山东右布政、湖广左布政。22世近陛,明天启戊午科乙榜进士(副魁);近华,明万历丙子科乡荐,官徐干县令。23世一黼,明万历庚子科荐,江西南昌府靖江知县。24世逊,清顺治壬辰进士,授河南新安县令。世称“七叶联芳”。
此外,还有下郑的进士、按察付使郑汝舟及其孙辈三人的科第佳话以及陈、林、姚、黄、朱诸姓的达人韵事,至今传为美谈。
澄渚村的古文化积淀丰富,今存有宁昌庙、慧泉井、古榕村、绿荫亭和庙前桥、朱熹的“耕云”、“钓月”。陈献章的“俞氏世家”,俞榕原的“澄渚”、“寿山”、“福水”、“卧龙池”、“平生一片心”、“谢尘关”和望洋台等石碣、石刻,无署名的“七叶联芳”、“甲科世第”、“紫薇旧第”和“中宪第”等石匾。
印象莆阳伴手礼_莆田伴手礼_莆田土特产_莆田礼品
以上就是明正德甲戍科进士陈江的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