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耳超”开聊上海滩德比: 铁打的申花流水的对手? 对决百年才称得上德比!
2020赛季中超联赛第二阶段已打响,作为争冠组焦点战役的上海滩德比,10月18日在苏州赛区点燃第一回合烽火。上海上港队交锋上海绿地申花队,到底算不算上海滩德比?上海足球如今谁是“老大”?上海德比历史上第一次在苏州演绎,发生哪些微妙变化?到底谁能昂首挺进?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运动+栏目主编陈华,特邀效力中超的第一名中国香港本土球员吴伟超、从纸媒足球记者转型营销策划总监的耳东每。畅聊“华耳超”三人眼里的“上海滩德比”。
让球员拥有表达的勇气
陈华:阿超你踢过上海德比,职业球员在踢德比时,有啥不一样的感觉?
吴伟超:2005年,我效力上海中邦,踢中后卫。我们主场1比0赢了申花,申花主教练是涅波。当时中邦队除了队长申思是上海人,其余都是大连球员,我来自中国香港,所以对这场“上海德比”没特别感觉。比赛结束后,申思作为队长十分兴奋,带领我们谢场。这一年,上海国际队还没去西安,我个人感觉,那时申花和国际队踢,更有上海德比的火爆感觉。
陈华:申思踢德比好像是满有激情的。我记得,2002年甲A联赛,上海职业足球历史上第一次德比,申思代表中远队战胜申花后,用比较有侵略性的手指动作表达内心情感。包括范志毅赛后透露,“空心萝卜战胜了实心的”,耳东每你还记得吗?
耳东每:2002年我还是大学生,在电视上看直播。当时我们可能觉得范志毅、申思的举动言语有些激进,因为中国人往往比较内敛,不大会这么直接表达情绪。现在再复盘,其实这给德比这口油锅滴入了几滴水,造成了不错的效果。
当时的申花和中远,感觉就是刚分家的亲兄弟来场比较。当时球员的那些举动,也是一种情绪宣泄,但过去了就过去了,没有什么隔夜仇。我觉得,这也是职业化俱乐部体系,对于传统专业体制下师徒关系的冲击。你想,也就职业化才会让一座城市有两支甚至更多的球队,让球员可以选择——以往一座城市一支球队,球员是没有表达的机会和勇气的。
我相信18年后的现在,范志毅也好、申思也好,心里面还是对徐根宝有“师父”这个概念的。咱们看以前有根宝、张引、沈祥福指导等会被换做“师父”,未来可能就很少有了。
德比营销需要朱骏式天才
陈华:阿超、阿每,上海滩德比的社会影响力,其实在逐渐下降。你们怎么看?
吴伟超:2005年,中邦去申花主场踢德比,让我印象深刻。第一是虹口足球场球迷多、氛围好,申花全队也憋了一口气复仇,我记得孙祥在第二分钟就进球了,我们整个队都傻了,有点泄气了。这是我第一次在虹口足球场踢球,第一次感受这里的上海德比氛围,真的不一样。起码,申花球迷的疯狂助威,对主队有帮助、对客队有压力,我们最后0比3输了,踢到最后都没心气了。也可能我在上海德比的发挥还不错,2006赛季我从中邦自由身加盟申花,这也是我职业球员生涯的高光时刻。
这三年申花和上港的上海德比,我都看。要说没以前那么火爆,可能还是实力关系。2003年,申花、中远都是夺冠球队,是谁赢谁拿第一的冠军德比。现在联赛层面,申花实力和上港有一定差距。这可能也是上海德比热度不比以前的原因。
耳东每:上海德比氛围的营造,从市场推广的角度,是需要一些营销策略的。关于朱骏,我一直认为他是个营销天才,哪怕我和当时的申花队激烈对抗的时候,我都这么认为。朱骏那时候,肯定有一些炒作的成分,但他能把市场营销、氛围营造打造得很好。我觉得他的这个天分不该只搞俱乐部,而应该贡献给中国足球。如果他有适合的平台去发挥营销、公关等特长,我坚信他会是在张吉龙之后,能为中国足球谋得很大福利的一个人选。
陈华:2003年,上海德比是冠军德比,当时是不需要营销的。我还记得,赛前一天申花俱乐部办公室里,到处是手握一叠叠现金的求购票人群,但有钱也不能拿,真的是一票难求。两队球员都是自掏腰包几万元,买票赠送给亲友……那场比赛有票,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也是饭桌上的谈资。
之后的上海德比,可能没有了冠军元素,关注度逐步往下走,这时候营销思维就很重要了。2006年,买壳打中超的联城足球投资人朱骏,在客场挑战申花前喊出“必胜申花悬赏50万美元”口号。结果,虹口主场球票早早售罄。大家都想看朱骏的笑话:最后申花毫无悬念赢了,朱骏拿到他要的曝光率和流量,球迷也等到自己要的赢球结果——体育产业尤其职业体育,有时候也有娱乐服务业的属性,尊重规律的专业化推广营销,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对决百年才算德比文化
陈华:上海滩德比在历史上走过一段弯路。2004年的首届中超,第一回合较量,申花队在第89分钟获得点球,国际队员集体罢赛,江津倚靠在门柱上等阿尔贝茨罚点那一幕让人难以忘记;第二回合更是暴力之最,陆俊先后出示四张红牌,而他退场时则被国际总经理王国林一记耳光伺候!还有一次,我记得照片显示,双方冲突时,竟然有一名替补的中远队员手里拿一把小斧头往球场冲!如今上海德比趋于理性,耳东每是意大利的国际米兰球迷。从AC米兰、国际米兰共用一个足球场但有不同球场名来看,上海德比可从世界一流获取哪些借鉴?
图说:米兰德比的一起看烟火瞬间,成为深厚德比文化积累的经典。
耳东每:足球德比多少是一种舶来品,在某种意义上和米兰德比、伦敦德比等有很大不同。如果我们制作一个叫做“上海德比”的词条,应该怎么写?准确的表达,就是“申花队”和“上海的另一支球队”之间的对决。
上海申花SVA文广足球队迎战上海中远队。
上海申花SVA文广足球队迎战上海中邦队。
上海申花SVA文广队迎战上海中邦队。
上海申花联盛队迎战上海申鑫队。
上海绿地申花队迎战上海上港队。
在上海城,到现在为止只有申花满足了德比在文化层面的底线,不管其背后的投资人怎么变,“申花”这个名字都保留了。我们看另一支球队,以2002年的申花对手为例,其实到那支中远注资的球队离开上海之后,“上海德比”就结束了。那支球队从西北西安、西南的贵阳逛了一圈后,现在是中甲的北京人和。
从2002年开始计算,几乎是铁打的申花流水的对手,这算德比么? 在我看来,现在的德比算不算“德比”,这是个要从未来进行评判的事情。这样的对决超过12年、24年、乃至一个甲子,那才是德比文化。
吴伟超:虽然上海国际当年去了西安,但2008年,我代表申花主场和陕西浐灞踢了一场“异地德比”,场面十分火爆。为啥?和2003年的冠军德比一样,当时陕西队是半程冠军,申花排第二,这场是领头羊之争。另外,陕西当时有李彦、王赟等很多上海球员,申花也有孙吉、孙祥等很多上海球员,虽然是异地球队,但比赛火星撞地球,更有上海德比的味道。
图说:2008年申花和陕西的异地德比,吴伟超主场头球破门。
图说:曾效力申花的港脚吴伟超,如今在孙吉创立的上海冠博担任青训总监。
我记得,上半场姜坤开出角球,我头球进了打破僵局,这也是我在“上海德比”打进的第一个进球。作为球员,踢这场“异地”德比的感觉,就是兴奋痛快。因为他们积分第一、我们第二,谁赢了就是领头羊;还因为他们前身是上海中远,和申花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德比历史。那场比赛,出现了2张红牌、9张黄牌,确实很有火药味。
我觉得,上海德比对上海本土球员的影响,会更大。我作为香港球员,相对比较理性。其实,我代表中国香港队和广东联队踢省港杯时,也有比较激情澎湃的感觉。我想,上海本土球员踢上海德比,和说广东话的球员踢省港杯,可能是差不多的。
特殊赛制主导德比走向
陈华:2020赛季的上海德比,历史上第一次不在上海,而在苏州。没有真正意义主场,会对上海德比造成哪些影响?怎么预测今年两回合的上海德比,谁能最终晋级?
图说:外援或许主导2020赛季上海德比进程。
耳东每:今年联赛第二阶段,其实就是往年的足协杯,心态更重要。申花作为纸面实力偏弱的一方,而且还遭遇了外援的问题,其实已经“nothing to lose”的轻松状态了,压力应该都在上港身上。最终180分钟,应该还是整体实力说话;但首回合90分钟,相信申花会给上港制造一些麻烦。猜测是第一回合是一个平局,2比2吧。
吴伟超:今年的赛制,球队实力占据的因素更大。因为没有主场,没有球迷加油打气,就是比球队硬实力。放在中立第三方场地,更要靠实力了。我个人感觉,两个回合,只要上港队打得稳一些,别老想着一场球就解决问题,那上港队的机会更大。我个人预测,两回合比分是3比1,上港晋级。
陈华:虽然中超联赛已被上港六连杀,但申花是杯赛专家,今年联赛的杯赛赛制,对申花有一定心理暗示。同时,杯赛考验的不是进攻,而是防守。中超第一阶段14场,上港仅丢了11个,申花也只丢14个球。申花队在第一阶段完成了7场零封,成为零封场次最多的球队。申花还是唯一一支,没有被对手头球破门的球队。这两支球队的防守体系都很好,进球可能不容易,比赛机会很焦灼,拉锯战。个人预测,两回合不排除打平、加时、踢点球的可能。
图说:上港有中超联赛夺冠经历,申花的杯赛夺冠经验更丰富。
图说:“华耳超”三人眼里的“上海滩德比”。
吴伟超:申花、上港这两年的中超比赛,我都有看。申花过去是争冠球队,这几年联赛处于中游,上港这几年联赛都是中上游,双方心态会有不同。在上海德比中,申花的定位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是对手拼申花,现在是申花拼上港,需要放低姿态。
另外,以我作为职业球员经历看,德比最关键的不是实力,因为90分钟里有60分钟是激烈身体对抗,技战术发挥的空间不大。关键是球队重要球员的关键处理球,能打开局面。只要进了第一个球,全队心态就放开了。上海德比,还是要靠明星球员的发挥。上港和申花,到底哪个明星球员能站出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