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足球26年,回顾足协那些神经操作
1994年,甲A联赛创立,中国足球开启了职业化的道路,接下来让我们回顾下这一路上足协的神操作。
一·一个头球算两分
上世纪80年代,足协为了增强球员的力量,创立了进一个头球算两球的规则,最后引得各球队持续培养高中锋,甚至还出现了球员故意把球挑起用头顶进的奇葩场面。不过还好这样的场面也只维持了1年。
二·单双数决定晋级
时间回到1999年的10月,乙级联赛上毅腾连铁和绵阳丰谷并列小组第二。但只能有一个球队晋级,因此足协想出了两个球队抽数字,和为单则大连晋级,双则绵阳晋级的“绝妙”方法,最终绵阳依靠一个“似9非9”晋级8强。
三·抽牌决定亚军归属
02年甲A联赛结束,深圳和北京同分排在联赛二三位,足协决定抽牌定亚军,最终深圳拿到黑桃Q,国安拿到梅花J,深圳幸运的拿到了当赛季的亚军。这一波操作足以让中国足协载入史册。
四·限制俱乐部国脚数量
2004年,足协规定,当一支球队有4或4名以上的国脚,将不得再允许国脚转会该队。这一规定最初目的是防止联赛球队实力差距过大,的确当水平接近时比赛的观赏性将更强,但是一名球员怎样算是国脚足协并没做出规定。
五·上座率低被罚
2007年足协出台了一条规定,球队联赛平均上座不足10000的将被扣除联赛分红5%,不足5000扣除10%。这样的规定的出台是否真的会吸引真球迷值得大家思考。
六·笔试选帅
2009年,足协竟然选择用笔试来选帅,这样的操作真的让人费解又让人贻笑大方。这种选帅方式在世界足坛可谓罕见。
七·U23政策
2017年中国足协出台U23新政,其中有要求每场比赛各队18人大名单至少有3名U23球员。首发至少有一名U23球员,而且每场比赛U23球员出场数不得少于外援数,虽然足协希望凭借这样的政策来增加年轻球员出场来帮助他们成长,但场上也经常会有刚开场就换人的行为来逃避规则。这样的政策帮助无疑是拔苗助长!
八·中性名改革
2020赛季结束,随即足协要求各俱乐部改名以此来培养足球文化,但这样的改革真的有用吗?培养足球文化应当从娃娃抓起,而不是搞这样的虚无主义和形式主义。
九·限薪令
限薪令规定中超一线队国内球员年薪不超过税前500万元,平均年薪不超过税前300万元,外援年薪不超过税前300万欧元。作为新出来的限薪令,自出台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如今的足球是金元足球,足协这样的逆时代而为真的会有作用仍然值得商榷!
如今中国职业足球已经来到了第27个年头,作为球迷作为普通的国人。没有不希望国足好的,因此希望足协能够办实事,少一些虚无主义和形式主义,让足球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