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杯维京人 横扫欧洲的维京海盗在这一战折戟沉沙
在英国历史上,1066年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年份。这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入主英格兰,建立诺曼王朝,结束了盎格鲁-撒克逊时代。但在此之前,英格兰便已爆发了另一场意义重大的战役——斯坦福桥之战。末代盎格鲁-撒克逊国王哈罗德在此战中击败挪威入侵者,为整个维京时代划上了休止符。
四面楚歌的新国王哈罗德在一片不看好中继位
1066年1月5日,英格兰国王“忏悔者”爱德华在威斯敏斯特病逝。这位笃信宗教的国王没有留下子嗣,于是他在临终之际要求将王位交给位高权重的西撒克逊伯爵哈罗德。然而,哈罗德加冕后不久便天生异象。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记载:
1066年复活节后,在全英国的天空中见到一种前所未见的迹象,有人说它是彗星。这种天象被人称之为带毛发的星,整整照耀了一个星期。
当时的英格兰虽然仍能保持统一,但它在政治上已极为虚弱,君主制也日趋衰败。随着王权衰弱,各地郡长和伯爵群起割据。哈罗德的父亲戈德温伯爵生前就多次出兵反对爱德华的统治,迫使爱德华承认他在国内至高无上的权威。哈罗德之所以能成为国王的托孤人选,与他父亲的政治影响不无关系。
而当时的另一位权臣--麦西亚伯爵利奥弗里克也成为国王的巨大威胁。1055年,爱德华为了压制利奥弗里克的势力,将后者的儿子埃尔夫加放逐。但利奥弗里克父子很快就召集了一支由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组成的大军杀回国内。他们在赫里福德击败王军。于是爱德华只得恢复了埃尔夫加的爵位和领地。英格兰王权的衰弱状况可见一斑。
表现软弱的忏悔者爱德华
哈罗德在国内的地位也并不稳固。两起重大变故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权威:
其一是1064年哈罗德出访诺曼底公国时被诺曼底公爵威廉挟持。为重获自由的哈罗德宣布向威廉效忠,并承诺支持威廉在爱德华逝世后继承英格兰王位。这一公开誓言不仅赋予威廉干预英格兰内政的合法性,同时也令哈罗德失去了国内贵族和民众的支持。
诺曼底公爵威廉 后来的威廉一世
哈罗德回国后不久便遭遇了第二起重大变故。他的弟弟托斯蒂格在与政敌斗争中失败,并在哈罗德调节未遂后率领部众逃到佛兰德斯避难。
此事也令哈罗德多面受敌。和托斯蒂格关系密切的苏格兰国王马尔科姆三世得知此事后,便宣布与哈罗德为敌,表态支持托斯蒂格。作为托斯蒂格的庇护者,佛兰德斯伯爵鲍德温五世和他的女婿,诺曼底公爵威廉也无疑将成为哈罗德的敌人。
另外,托斯蒂格还与挪威国王哈拉尔三世结盟,这使英格兰人再度面临着北欧人入侵的威胁。
总之,在哈罗德尚未登基之前,除了国内难以驾驭的大贵族之外,他还需要面对来自苏格兰、诺曼底、佛兰德斯以及挪威的潜在威胁。
内忧外患之下,哈罗德于1066年1月6日加冕。他继承王位的消息传遍了西欧各地,那些对英格兰王位觊觎已久的野心家们也开始迅速采取行动。率先对哈罗德发起挑战的人,便是当时最伟大的维京统帅——挪威国王哈拉尔三世。
11世纪的英格兰王国
来自北欧的维京怒吼挪威国王哈拉尔三世
为了向哈罗德复仇,托斯蒂格开始四处寻找帮手。他首先与马尔科姆三世取得联系,希望能够获得后者支持。马尔科姆虽然盛情款待了托斯蒂格,但他并未给予任何承诺。
失望的托斯蒂格又试图请求佛兰德斯伯爵支持。佛兰德斯伯爵虽然对他的计划毫无兴趣,但他希望利用哈罗德兄弟的不和坐收渔利。于是便默许托斯蒂格以佛兰德斯为基地寻求支援。
1066年初,托斯蒂格分别向丹麦国王斯文二世和挪威国王哈拉尔三世派出使臣。许诺支持他们获得英格兰王位,希望其中一人能够答应他的请求出兵相助。与苏格兰国王和佛兰德斯伯爵一样,斯文二世对托斯蒂格的呼吁也毫无兴趣。然而哈拉尔三世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托斯蒂格的请求、决定出兵争夺英格兰王位。
作为当时最伟大的维京统帅,身形魁梧的哈拉尔三世身高达6英尺6英寸(1米98),比同属维京人后代的诺曼底公爵威廉还要高了8英寸。早在哈拉尔15岁时,他便与自己的兄长奥拉夫二世一同出阵,同北海帝国统治者克努特大王交战。然而在1030年的斯蒂克莱斯塔战役中,挪威军队大败,奥拉夫二世也战死沙场。
克努特大帝的北海帝国
无奈之下,年轻的哈拉尔只得逃往基辅罗斯,在罗斯大公雅罗斯拉夫一世麾下担任军官,从此开始他的戎马生涯。不久后,年方20的哈拉尔便带着500部众南下来到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在拜占庭皇帝米海尔四世手下效力,并成为了瓦兰吉卫队的统帅。
在拜占庭停留的十年间,哈拉尔征战不断,并因在1041年保加利亚战争中的杰出表现获得了保加利亚人焚毁者(Bulgar-burner)的称号。
1045年,哈拉尔返回挪威,与他的表弟斯文结成同盟,以武力夺取了挪威的统治权。1047年他成功继承了挪威王位,称哈拉尔三世。斯文则继承丹麦王位,称斯文二世。随后,哈拉尔三世为了恢复北海帝国的疆域多次进攻丹麦。虽然他屡次赢得胜利,但他试图以军事胜利扩展领土的行动却收效甚微。正当哈拉尔三世苦恼之际,托斯蒂格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另一个良机。
哈拉尔三世麾下的维京武士
维京雄师从海上入侵的维京人曾经是困扰英格兰几百年的噩梦
虽然后世史家大多认为,哈拉尔三世选择干预英格兰王位继承的举动过于冒失。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哈拉尔三世的这场军事冒险倒也有据可循。
早在1038年,前任挪威国王马格努斯曾与继承英格兰王位的哈撒克努特签订了一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若一方死后无嗣,另一方则可以继承死者的王位。
因此,当没有后代的哈撒克努特于1042年逝世时,马格努斯有权根据这一条约排除忏悔者爱德华的继承权。虽然马格努斯并未采取行动,但他从未取消这份同盟条约。所以,哈拉尔认为,作为马格努斯的继承人的他,理应享有先王对英格兰王位的继承权。
除了血统依据之外,哈拉尔三世手下善战的维京军队也是他自信的来源:
2个世纪前,维京人就曾占据英格兰的半壁江山。
50年前,他们更是在杰出领袖克努特的领导下,成功征服英格兰,建立了丹麦王朝。
维京军队由以重步兵为主的职业军人构成,他们使用木制圆盾、长矛和长剑作战。部分孔武有力的精锐战士,还使用一种强力的破甲兵器——双手战斧。这种柄长1.5-1.8米的战斧只要一击便可砍透对手的盾牌和头盔,也是克制骑兵的利器。
重步兵盾牌方阵是维京人的标准战术
此外,维京军队在远程武器和护甲装备方面也有优势。他们无论在海战还是陆战中都擅长使用弓箭,部队中有一定数量的弓箭手,全军在护甲的装备率上也高于英格兰人。
维京人于870年征服东盎格利亚后开始配备马匹,这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陆上机动作战能力。他们通常在行军时骑乘马匹以提高进军速度,但在战斗时仍然下马作战,以此保持重步兵在防御能力上的优越性。
另外,维京人的长船也极大地增强了他们作战的机动性。若英格兰人的数量较少,维京弓箭手便利用长船为掩体射击缺少护甲的英格兰民兵,掩护己方重步兵登陆作战。若发现英格兰人数量较多,维京人则可以迅速登船撤离。转而驶往防备较为薄弱的地区继续侵扰。
可以说,当时的维京军队已经具备了轻骑兵侦察、突袭和掩护作战的职能。配合原有的重步兵和轻步兵两类武器系统,使其获得了进行袭扰作战的一切优势条件。英格兰人则处处受制,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攻。
维京人一直依靠海船来去自如
撒克逊人的军队南北两面的危机迫使哈罗德征召各地部队
在哈拉尔三世调集兵员期间,托斯蒂格先行回国充当内应。他在1066年夏天,召集了60艘船满载士兵杀入亨伯河口。但他却被当地守军击溃、最后只得带着12艘船仓皇逃走。
当托斯蒂格发起第一波攻势时,哈拉尔三世也已整装待发。1066年9月,哈拉尔率领300艘船与托斯蒂格的残部在苏格兰会合后,沿乌斯河南下,兵锋直指约克。哈罗德闻讯,也开始动员各地领主出兵勤王。
11世纪时的英格兰军队主要由临时征召的自由民组成,他们在作战时依然保留了撒克逊先祖从丹麦带来的战术风格。大部分士兵使用长矛作为主要武器,少数精锐武士以长剑和短柄战斧为次要武器。他们的常见装备还包括一面椴木圆盾和一把短刀。除了少部分贵族可以装备锁子甲和铁制头盔之外,大多数人仅身着皮制或亚麻质地的衣物。
正在进行集训的英格兰民兵
撒克逊军队的核心力量则是国王和大贵族所率领的亲卫队(Housecarl)。这些全副武装的职业军人在各自领主的率领下,组成一个小型战斗单位。为了进一步提升机动性,这些精锐步兵还有可替换的多匹战马作为运输工具。
另外,哈罗德的麾下还有一些精锐的维京佣兵,他们也使用维京特有的长柄战斧。祖籍丹麦的撒克逊人也有一些使用北欧长弓的弓箭手,作为掩护力量。甚至还有一些北方边境的地方骑兵,继续沿用罗马帝国时代的东方骑兵战术,为步兵同行提供帮助。总体来看,双方的实力差距并不很大。
精锐的撒克逊亲卫队
9月20日,哈拉尔三世率领大军登陆,在福尔福德击败了两位英格兰伯爵率领的军队,并成功占领约克。挪威人虽然初战告捷,但也损失惨重,于是哈拉尔决定让全军回到船上暂作休整。哈罗德得知英军战败的消息后,便急忙率领主力部队北上,仅用4天时间便赶到了约克郡。哈拉尔得知英军主力抵达的消息后,也做好了决战的准备。
登陆英格兰的维京人
决战斯坦福桥1066年 斯坦福桥战役的战略与战术布阵
9月25日,双方在斯坦福桥准备决战。挪威一边大约9000人,英军的人数则与之相当。
战前,熟悉英军战法的托斯蒂格建议哈拉尔率军回到船只附近,利用船只掩护以防御英军乘马突袭。但哈拉尔拒绝了这一建议。他举起战旗“大地摧毁者”(Land-Waster),下令全军在高地上摆出狭长的盾墙阵型,并在弓箭手外围布置一圈士兵进行护卫。此外,哈拉尔三世还要求前排士兵将手中的长矛朝向斜上方、以防敌军乘马突袭。
现代人复原的大帝摧毁者
同时,英军也在哈罗德指挥下以盾墙阵型向前推进。双方布阵完毕后,有20名身着锁子甲的英军骑兵来到挪威联军阵前,其中一人向托斯蒂格喊道:你的兄弟哈罗德国王在此向你问好。你若答应他的条件与他保持和平的话,将能获得王国的三分之一。
托斯蒂格表示拒绝:那么我的盟友挪威国王将能得到什么?
骑马者略带嘲讽地回答道:既然他的个头比一般人都要高,那就给他一片七英尺见方的土地,不够的话再多一点也没问题。
说完这番话后,骑马者回到了英军阵中。事实上,出阵者就是英王哈罗德本人。当哈拉尔得知此事后,也嘲讽地对托斯蒂格说道:这矮子看着就像个小男孩,不过他在马镫上站得还挺安稳。
随后,战斗正式打响。哈罗德先派出一队人乘马向挪威军队发起冲击。但第一波攻击被盾墙所阻,挪威人的弓箭手也给英军先锋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哈罗德见状,决定采取佯攻之法诱使挪威军队出击,以破坏其防线。
自罗马时代起 英格兰的西部与北部就保留了部分源自亚洲的骑兵传统
哈拉尔三世不知是计,在未携带盾牌。也未着锁子甲的情况下就挥舞长剑冲出,率军发起冲锋。双方在短促的弓箭与标枪射击后,使用严密的盾牌阵撞向对手。一场残酷而血腥的重步兵对战,在两支风格异常接近的军队之间展开。
关键时刻,哈拉尔三世被一支流矢射中咽喉,当场毙命。托斯蒂格见状立刻命令全军后撤,重新组织起盾墙防御。此时,哈罗德再次要求托斯蒂格罢兵休战,许诺饶恕后者的所有军队。但挪倔强的挪威人死战不退,与哈罗德的精锐近卫军再次血战。托斯蒂格很快也战死沙场,挪威人败象已显。
两支风格几乎一样的军队
这时,留在船上的挪威后备军急忙赶来增援。但这支后备军抵达战场时已精疲力尽,为了减少负担,他们便扔掉盔甲继续战斗。但整场战斗已失去悬念,人数处于劣势的挪威人不断后撤。
发起追击的英格兰军队却被一位据守桥梁的挪威武士挡住去路。这位一夫当关的勇士,使用重型战斧,先后砍杀了40余名英军。最后寡不敌众,才勇敢牺牲。但他的努力也已无力回天,英军的屠戮一直持续到深夜。
哈罗德获胜后将哈拉尔三世埋在约克一所不知名的修道院内,并饶恕了他的儿子奥拉夫。奥拉夫发誓再也不率军踏足英格兰,才带着残部乘20艘船返回本国。
哈拉尔三世中箭
落日余晖斯坦福桥之战的纪念碑
斯坦福桥之战堪称哈罗德军事生涯的巅峰,他成功击败了当时最著名的维京统帅,捍卫了国家独立。这无疑是一场撒克逊人的大胜利。
此战也标志着维京时代的终结,此后也再没有任何一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军队能对英格兰的王权和领土完整造成威胁。
战斗中还有两个细节值得关注:
哈罗德战时使用佯攻之计诱使挪威人脱离阵型的细节,体现了他杰出的军事素养。
哈拉尔在盾墙前列布置用于拦截骑兵的长矛阵,也值得注意。这实际上是欧洲大陆常用的反骑兵战法,体现了当时欧洲大陆军事文化对北欧地区的影响。
不过,哈罗德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三天后,诺曼底军队登陆英格兰南部的消息传来,但与哈拉尔的决战已经让他损失惨重。尤其是精锐近卫军的大量损失更使他在与另一强敌诺曼底公爵威廉的实力对比上落于下风。仅仅数周之后,未经休整的撒克逊人,在经历了疲惫不堪的急行军后,又迎来了一场生死存亡的决战。
不过,这是另外的故事了......
以上就是欧冠杯维京人的内容,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