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丽风波:一场乒乓球比赛中爆炸的原子弹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在体坛上亦是同理。每位运动员的心中,都有一个冠军梦。站在领奖台上,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样子,内心的激动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在我国乒乓球运动员何智丽的心中,也曾多次想象过这样的场景。
多年以来,我国长居乒乓球界冠军之位。哪怕是世界级的重要赛事,冠亚军的角逐往往也都是我国运动员之间的较量。1994年10月13日,何智丽在亚运会女单的决赛中击败邓亚萍,顺利摘下桂冠。此举一出,无异于在乒乓球界引爆了一枚“原子弹”。
从何智丽到小山智丽,她究竟经历了什么?她的这一选择,是对国家的背叛还是另有苦衷?这一切,都要从让球谈起。
拒绝让球荣登桂冠引非议
何智丽1964年9月30日出生于中国上海,年仅18岁就荣获全国调赛女子冠军。热爱乒乓球事业的她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想要在球坛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可随着何智丽走到更高的赛场上,她才发现原来胜败的决定权并不在自己的手里。
在1987年世乒赛中,中国队主力全部出战,势要将金牌收入囊中。但面对朝鲜选手和韩国选手的猛烈攻势,中国队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为了提高获胜的几率,中国队的教练决定采取“让球”的策略。先是安排陈静为何智丽让球,后又让何智丽为管建华让球。
但令中国队没想到的是,在陈静顺利让球何智丽之后。何智丽却没有按照事先的安排让球给管建华,而是以3比0的绝对优势拿下比赛,参与冠军的角逐。何智丽的行为令中国队乱了阵脚,所幸的是何智丽成功击败梁英子,冠军的奖牌还是被中国队收入囊中。
可等待何智丽的,不是鲜花与掌声,而是全队的冷遇。自此之后,何智丽遭遇了“雪藏”,中国大型赛事再难见到她的身影。但是围绕她的争议,却从未停止过。
有人说何智丽拒绝让球是没有大局观的表现,有人说何智丽明明接受了陈静的让球。却拒绝让球给管建华,实在是太过“双标”。对于这一点,何智丽也有着自己的委屈。
在球场上,往往只有让球的一方才知道事实的真相。与陈静的那场比拼,何智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获胜的。而且她与陈静的水平本就难分高下,若是二人全力以赴,何智丽并不是没有获胜的可能。
反倒是教练让球的决定,让她的胜利不再有光彩。自此,何智丽慢慢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中。
远嫁日本重新参赛得冠军
六年时光匆匆流逝,消失已久的何智丽出现在了亚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现场。然而这一次,她却有了一个新名字——小山智丽。经过一番激烈的对决,小山智丽打败了世界冠军邓亚萍,摘走了亚运会女单桂冠。她以一名日本人的身份,实现了自己曾经的梦想。
一时之间,国内对于小山智丽的指责接踵而至。人们认为她明明是中国人,却要为日本争冠军,简直是忘恩负义。她辜负了国家对她的培养,也辜负了曾经关爱她的人。
可是了解背后真相的朋友,却对她的选择深感理解。在30岁的年纪,能够打败世界第一邓亚萍,小山智丽付出的努力难以想象。
因为“让球”一事,何智丽在国内的乒乓事业近乎停滞,只能早早退役。但若是此时选择放弃,她不仅将告别热爱的事业,还将一生背负着“骂名”。大部分的观众都认为,何智丽在1987年所获得的世乒赛冠军,是通过不光彩的方式获得的。
想要证明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再获得一次冠军。但很显然,中国不会再给她这个机会。心怀苦闷与不甘的她来到日本,希望寻求新的机遇。她改名为小山智丽,加入了日本国籍。而对于她重返赛场的选择,昔日的教练却表现出不看好的态度。
没有了国内良好的训练环境,再加上将近30岁的年纪,中国乒乓球界从不认为她会对中国队产生任何的威胁。可小山智丽却有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她日复一日地坚持着高强度练习,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相比于其他的外国选手,她更了解中国队的优势与劣势。
拿到冠军的那一刻,她哭得比失利的邓亚萍还要伤心。她终于证明了自己是有实力的,她当年拒绝让球只是出于对乒乓事业的热爱。
让球惯例运动员痛苦万分
围绕小山智丽身边发生的种种,将“让球”这一特殊的惯例摆在了世人面前。早在1961年,中国乒乓球队就有了特殊“让球”的传统。在第二十六届世乒赛上,进入决赛的四名选手都是中国的成员。这也就让冠军的人选,有了可以操作的余地。
要想获得冠军的荣誉,需要的不仅是个人实力,还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利弊得失。为了树立良好的形象,为了增加获胜的几率,为了成全老队员,紧张刺激的乒乓球赛场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的“表演赛”。肩负“让球”重任的球员,真是有苦在心口难开。
在这种情况之下,教练对于球员的判断也趋于保守。一旦有过失败的经历,就很难得到教练的信任。相比于水平发挥不稳定的球员,中国队更愿意选择稳扎稳打的选手。
李富荣、何智丽、焦志敏等人,都是“让球”惯例之下的牺牲品。他们很多次都有冲击冠军的机会,可现实情况却不允许他们尝试。
不同的是,李富荣从球员变成了体育官员,昔日不愿意“让球”的他,对何智丽进行了严酷的“讨伐”。当屠龙的少年变成恶龙,这样的转变让知情人士难免唏嘘。而何智丽则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幸运的是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不然只会沦为体坛的笑柄。
李富荣
相比之下,焦志敏则显得十分佛系。她曾多次接受过何智丽的“让球”,也曾多次“让球”给其他选手。可就是这样一个从不会拒绝的运动员,却在韩城奥运会之后选择了离队。曾经的她对待乒乓球有热爱有追求,可残酷的现实早已将内心的美好打磨得一干二净。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让球”的惯例大大打消了运动员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势必会阻碍乒乓球事业的发展。无论是这一行为的受害者,还是这一行为的受益者,都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到了无法承受的那天,他们会选择彻底放弃这一事业,将以往的种种抛之脑后。
焦志敏
恩怨纠葛终将随岁月淡去
中国人说话做事讲究面子,总要顾及对方的心情。放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举措确实会让身边的人更加舒适。可在赛场之上,这种“让球”行为却违背了体育精神,辜负了真正热爱这项运动的人们。当冠军的荣誉不再是实力的证明,这项运动也将走到尽头。
从何智丽到小山智丽,这位乒乓球运动员承担了太多太多。倘若她没有打败世界第一邓亚萍,留给她的将是无尽的遗憾。也正是她的这种反抗精神,令中国乒乓球队醒悟了过来。作为一项竞技类体育运动,唯有自身的实力才是立足之本,唯有凭实力得到的冠军才能令人们尊重。
运动员的世界原本很简单,只要在自己热爱的运动上发挥全部的实力即可。可“让球”的传统却令体育不再纯洁,让原本未知的期待变成了虚假的表演。
这样的行为,是对运动员自身的不尊重,也是对球迷的辜负,更是对这项运动的伤害。长此以往之后,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幸运的是,随着经历过“让球”的运动员纷纷退役成为教练,这一惯例也被渐渐弱化至消失。
体育运动的魅力并不在得到冠军的那一刻,而是在追寻冠军的这一过程之中。让表现出色的运动员能够获得应有的荣誉,才会调动起全体运动员的热情,才会让他们不断突破自我。
如今的小山智丽早已和丈夫离婚,但她却没有改变自己的名字,也没有选择回到中国。于她而言,中国是她的伤心之地,在这里她见识了太多。若是给她冲击冠军的机会,何智丽绝不会毅然决然地加入日本国籍。看着昔日的队友变成对手,她的心情也是复杂不已。
令人细思恐极的是,何智丽并非“让球”的唯一亲历者,而她却是第一个提出反对的人。如果没有她的毅然决然,中国的观众或许还对一次次紧张刺激的“表演赛”深信不疑。诚然中国队在乒乓球界有足够的优势,但若是没有了未知的乐趣,人们又将如何不断前行。
何智丽风波带来的影响,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她凭借一己之力将中国乒乓球队拉下神坛,让人们第一次意识到体育精神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