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怎么考?体育课怎么上? 目的是提升身体素质
近年来,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状况开始有所改善。据了解,目前各地全面实施中考体育,清华大学等高校也已经在高考、自主招生考试中积极纳入学生体质测试内容。但研究显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下降问题仍令人担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也重点关注了学校体育的开展情况。
将体育纳入升学考试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不少省市陆续进行中考改革,让中考体育项目更加丰富,分数在总分中的占比也相应提高。在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和委员建议将体育也纳入高考,成为升学考试项目之一。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定州市西关南街小学副校长柴会恩建议通过制度保障,发挥学校体育的立德树人功能,推动学校把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她希望完善体育中考改革,推出体育健康的典型,探索高中阶段将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也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最终进入高考分数。
全国人大代表、衡水市政府副市长崔海霞建议,将学生体育水平纳入各层级考核评价体系。如将学生体育工作纳入年度教育重点工作及对学校的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与体育教师绩效工资水平和职称评定挂钩等。并在每学期进行体育水平测试,学生成绩记入档案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同时将中考体育考评方法一并调整,初中每学年末进行测试,中考成绩由三次成绩相加得出,高考参考中考做法。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津南区政协副主席罗家均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议,在高考中加试体育。他说,由于体育活动时间相对较少等原因,近年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有所下降。中考加试体育政策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大多有所提高,但是中考之后,学生们又将体育锻炼这件事放下了。“一些人认为高中生的学习已经很辛苦了,如果加试体育可能会更加辛苦。”针对这一问题,罗家均认为,一般情况下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是8个小时,如果能够从中拿出1个小时来锻炼身体,效果一定比坐在那里“死读书”要好。学生体质提高了,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会相应提高,不仅不会耽误学业,反而对学业有促进作用。罗家均表示,这些年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提高高中学生的体质,也做了很多推动工作,但怎么也不如使用“考试指挥棒”的效果好,中考加试体育就是最好的证明。
全国人大代表、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一直关注乡村青少年体育教育。他建议,各级相关部门应扎实推进体教融合工作,深入乡村地区;加大体育成绩在升学考试中的比重,丰富考核内容;建议高校增加体育特长生的招生名额,将体育考核作为各类乡村专项招生计划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乡村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多升学途径与机会。
增加体育课程比重
除了将体育纳入中高考,两会期间,体育怎么考和体育课怎么上等问题也受到了不少代表和委员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去年提案建议,在加强中考体育基础上适时推行高考体育政策,将体育上升为“第四大主科”。今年,他将关注重点放在了体育要不要进高考、如何进高考、进了以后怎么考的问题。“体育中考、高考指挥棒导向的逐步明确,能引起全民对体育的重视。”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常委、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马光瑜今年在提案中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进一步增强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他建议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厘清学校与家长的责任边界,推迟小学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相一致,让学生做完作业再回家,减轻家长的负担。同时增加体育运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学生体能,并组织专家学者科学编制教材,减少笔头训练。
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从体育课的课程形式上给出了建议。他表示,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小学1至2年级每周4课时体育课。小学3至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体育课,高中每周2课时体育课,这些课时仅能基本满足最基础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化体育特长培养还难以保障。对此,他建议,在小学阶段增加体育课课时,以每周5课时为宜,保证小学生每天都有1小时运动时间。中小学体育课采用分级授课的模式,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体能、体质和特长状况。分为不同的体育级别,跨班级甚至跨年级上课,无须拘泥于以往固定的按班上课的方式,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投身体育运动。
全国政协委员王艳霞和杨扬希望可以普及冰雪运动,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副部长王艳霞接受采访时表示,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包括身体素质的提升,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今年王艳霞也带来了关于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案。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则表示,她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孩子面临升学压力时都不得不做出取舍,尤其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着重小学、轻中学,中学以上校园联赛体系缺乏的现象。她希望竞技体育除了是一种技能之外,也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的培养。她呼吁能够建立中学生以上的联赛,更好地养成孩子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中国体育报顾宁文 图片转自新华社 付媛杰制作)